叁玖人文历史网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病逝

0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他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历史观

王小波在作品中注入的历史观念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王小波徜徉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肆意遨游,目的并非寻找什么大道或背离主旨,相反,他在体道适性,以求“有智、有性、有超”。而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个人情感与主体精神一以贯之。

在建构历史故事过程中,王小波并非泥古不化,处处以史料的真实性为依归,执着地向着那个已逝时代的本来面貌复归,力图全景式展现一个时代的风貌,寻求一种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相反,他始终以—个现代人的视角、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和主体立场来重构历史,在历史建构中实现对现代性、现代精神的复归。因而作者笔下的人物与其说是历史人物,不如说是现代人,他们所具有的是现代人才具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与生命状态。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融入文本,以寓言、戏谩、反讽的修辞方式以反神话的写作进行到底。

王小波的这种描绘,事实上是对思想领域内“规训与惩罚”现象的生动描摹,是对福柯“权力制造知识”这一命题的审美性再现。与其说作者在写未来,不如说是在写现实、写历史。写历史上形形色色的、造成千百万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创伤的“思想改造运动”,以及当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种种清规戒律与思想钳制。

实际上,王小波对限制个体发展、钳制个人思想行径的反感与抨击是一贯的,他曾说:“在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王小波杂文中的大量篇章都是在怀疑、反叛、攻击这种权力话语对个体、尤其是对自由知识分子的压制,表达的是对完整生命和高度自由的追求与向往。这种对个体自我形象的展示、深入心灵世界的拓展,以一种戏谑与近似黑色幽默的笔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而激烈难平的忧愤、高度深沉的压抑、飞扬跳动的生命饱蕴其中。

罗素的自由主义思想对王小波的思想和行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王小波在文本中追求与张扬的即是这种自由主义的精神,他以自由主义思想来书写文本,以自由主义思想来统领文本中的历史世界。以自由主义思想来与笔下人物和已逝历史进行对话,以自由主义思想对—切非自由、非理性的存在进行抨击与反讽。因此王小波笔下的历史又都是自由主义思想史。

标签: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动画系列—小太极历史故事四年级简短历史故事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上一篇1996年3月19日陈景润逝世

下一篇1997年5月16日汪曾祺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