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玖人文历史网

明朝为什么有那么多

0

明朝除了完善的制度之外,还有着完善的监察制度。其中锦衣卫更是皇帝的耳目,想必看过《绣春刀》的读者会被片中锦衣卫高大威猛的外形,精干强大的武功所折服,而历史上的锦衣卫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呢?小编今天来带领大家看看历史上的锦衣卫究竟是怎样建立,又是怎样探听各种秘闻,成为皇帝驾驭百官的的。

就像光明的背后总有着暗影一样,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就是阴影。治理国家也是如此,不但必须有着光明正大的政策和法规,也要有暗地里执行监察监督之事的人。朱元璋在位期间设立了拱卫司,本职工作是掌管皇帝的依仗和侍卫工作。古代帝皇出巡或接见使者大臣时都有着明确的礼节,锦衣卫就是行使这样的职责。洪武十五年,权力愈发旺盛的朱元璋为了加强手中的权力,赐予了锦衣卫掌管刑狱的权力,从此锦衣卫作为一个刑罚机构登上历史舞台。

朱元璋即使使用扒皮填充草料的方式都没办法阻止那些嘴上仁义道德,诗书礼经的官僚进行贪腐,所以建立了只属于皇权的内部监察机关。目的是为了控制官员,防止被官员架空,国库被掏空。锦衣卫来自于非官僚系统的亲信,同时也有着高度依附皇权,但又缺少血缘传承的特点,所以刚开始的锦衣卫多是由太监和宦官组成。但是五年后的朱元璋又反悔了,废除掉了锦衣卫。短暂的锦衣卫销声匿迹后,朱棣靖难后登上皇位,为了监视百官和百姓,又重新设立了锦衣卫。锦衣卫在历史舞台的表演正是开始。相比老百姓而言,锦衣卫更加针对官僚体系。

锦衣卫的诞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皇帝的意愿的,明朝宫廷内部的信息传播有着自己的特点,皇帝和臣子的讨论都会在短时间内通过一些方式而合理的传播出来,随后成为大家讨论的对象。而皇上和官僚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矛盾和对立,所以皇上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必须绕开这些拌他后脚的官吏。这

种事情在明代屡见不鲜。皇帝的一些所作所为受到了官僚的牵制,所以有些事情不能按照原本的程序进行,而是要想办法研究出新的模式。而明朝的环境为什么就是这样公开透明的呢?明代的政府机构中,每一个官僚都有知情权。行政行为的层层下达都是公开的。明代的政事如果需要通过并且执行的话,需要走以下的程序:奏题---通政使司(审查/校对/分拣)---文书房(备份)---内阁(票拟)---皇帝(批红/留中)---六科(抄发/封驳/备份)---部署衙门(讨论/执行/覆命)。

通过这一层层的计划下来,皇帝才能把政令下达传播,地方政府才能听到皇帝的声音。明代的政府机构经过多次改革,皇帝才最终获得了关键的决策权。但是虽然经过改革,去除了部分多余的制度和关卡,官僚制度虽然改了,但是还是存在着惯性。文官系统因为有着大量的官僚充斥其中,所以也必然没有办法成为皇帝实现自己愿望的傀儡,几项重要的政府机关以及权限都被保留。

官僚系统的决策权虽然被皇帝剥夺并且集中在皇帝的身上,但是明朝的政府制度也使得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知情权和建议权。官员在向上递送奏章之前都要思考,到底应不应该向上递送,这是因为只要奏章进入了三司,那么奏章内容相当于对所有的官吏都是公开的。经过层层审批,每一层的信息都在刷新着,也都在向外传播着。皇帝最终对奏章审批之后,会有自己的决策和看法,六部听从皇帝的指示,再将皇帝的意见和决策层层下达,这过程中的信息传播也是决定性的。

如果别的大臣有着反对的意见,必然也会提出来的。这种制度设计下的信息传递系统是非常干净和公开的,官员了解皇帝的想法。而当不再是公开的,而是秘密的,那么锦衣卫也就消失了,皇帝没有必要再知道臣子的想法,因为皇帝的意见是最终决定的,无论你是否反抗,无论你是否有意见,都要执行。

小编认为,锦衣卫的诞生和灭亡都是有着历史背景的,锦衣卫的出现是因为皇权受到了抑制,锦衣卫的消失是因为皇权不再被关在笼子里,能够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标签: 中国历史简介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历史伟人排名中国历史上的空难

上一篇方世玉清朝武术家与民间英雄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明朝太后当政现象的缺席mdashmdash朱元璋的早期防备